您好,欢迎访问霍尔德农药残留检测仪官网! XML
快检仪器 驰名品牌

成为食品快检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先驱者

咨询热线:
400-800-5896
咨询热线

行业动态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行业动态

真菌毒素是什么(如何预防真菌毒素)

来源:霍尔德仪器  更新时间:2025-07-17  浏览:585次

前段时间“女子接触霉变玉米后肺部长满真菌”话题冲上热搜第一。事件起因是一名23岁女子前段时间回老家帮忙收玉米,事后连续1个多月咳喘不止。为了确定该女子感染的具体原因,医生紧急为她进行了肺泡灌洗,发现她的肺部竟然长满黄曲霉菌,引发了真菌感染。那么,何为真菌毒素?如何预防真菌毒素呢?

真菌毒素是什么

真菌毒素是由丝状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,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(AFT)、赭曲霉毒素(OT)、玉米赤霉烯酮(ZEN)、单端孢霉烯族毒素、伏马毒素(FB)、杂色曲霉素(ST)、展青霉素(PAT)以及橘青霉素(CIT)等,这些真菌毒素可广泛污染农作物、植物及其副产品等。其中黄曲霉毒素主要包括B1、B2、G1、G2四种,其中以AF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。赭曲霉毒素共有A、B、C、α四种衍生物,其中OTA毒性最大、分布最广。常见的重要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包括T-2毒素、HT-2毒素、雪腐镰刀菌烯醇(NIV)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(DON)、3-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(3-AC-DON)以及15-乙酰基-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(15-AC-DON)。伏马毒素中有明显毒性且含量较高的是伏马毒素B1(FB1)、伏马毒素B2(FB2)和伏马毒素B3(FB3),而FB1危害性最大。

由于这些毒素具有致畸性、致癌性和致突变性,许多国家及国际组织将其毒性进行分级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(IARC) 将黄曲霉毒素(AFB1、AFB2、AFG1 和 AFG2)视为1类致癌物,黄曲霉毒素 M(AFM1)、赭曲霉毒素 A (OTA) 和伏马菌素 (FB1、FB2) 为2B 类致癌物,单端孢霉烯族毒素(T-2、HT-2、NlV 和DON及代谢物等)为3类可能致癌物。

如何预防真菌毒素

如何预防真菌毒素?我们可以通过在食品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各个环节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控制真菌毒素的产生,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真菌及其毒素的污染。食品加工技术是有效降低真菌毒素的手段,如对花生、坚果进行分拣,对谷物进行磨粉等,可以降低食品中的直接毒素含量。在储藏过程中,针对真菌的合适生长的条件,可以减少食品的含水量,降低贮藏、加工时的温度,干燥、低温、厌氧是防止霉变的主要措施,最后要使用真菌毒素检测仪进行定期检测。


文章来源:本站
返回